河源围绕“融深”“融湾” 全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

2021-06-08 10:33:39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河源市委常委会召开河源高新区现场会,聚焦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为河源高新区发展解决难题、加油鼓劲,以河源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河源加快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作为粤东、粤西、粤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河源高新区的发展备受瞩目。从2019年开始,河源每年都在河源高新区召开市委常委会现场会,为该区发展把脉开方。

近年来,河源紧紧围绕“融深”“融湾”这一发展战略,科学谋篇布局,在规划编制、产业发展、产业共建、产城融合、环境打造、营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提升河源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能级,打造成河源承接“双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和引领河源发展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推动33平方公里的辖区带动河源200平方公里的现代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上开创“融深”“融湾”新局。

1全力打造河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

诞生于2003年的河源高新区,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的重任,先后吸引了龙记集团、西可通信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进驻。2015年,河源高新区跃升成为粤东、粤西、粤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

作为河源市产业园区发展的“火车头”,河源高新区是支撑河源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从某种程度上说,河源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有多快,河源的产业发展就有多快;河源高新区的产业高度有多高,河源的产业高度就有多高。

近年来,乘着融入“双区”的东风,河源高新区再燃创业激情,重振发展雄风,开启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二次创业”,推动高新区发展从“小”到“大”、从“量”到“质和量”、从“生产制造”到“创新驱动”、从“产业园区”到“产业新城”、从“自我发展”到“示范引领”转变,奋力打造河源承接“双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和引领河源发展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在“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今年4月,河源高新区喜事连连——启动建设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中心,总投资5.5亿元;深河创智产业园(河源市港澳科技园、河源高新区半导体产业园、深圳大学河源科技园)正式揭牌,河源高新区再添创新发展大平台;单体投资50亿元的深圳卓翼科技(河源)项目落户,河源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

据统计,2017年以来,河源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214个、投资总额541.9亿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由2017年的64%提升到去年的76%;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税收分别增长了43.1%、79.7%、49.9%。2020年,河源高新区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113名,较2016年首次参评提升28位,近5年来总增幅居全省第一。

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河源充分发挥市高新区“火车头”的作用,以“一区四园”(河源高新区、河源高新区中心园、江东新区产业园、源城产业园、东源产业园)一体化发展破题,通过深度融合、分工合作、指导托管等方式带动源城区、江东新区和东源县的产业园比翼齐飞,以此引领各县(区)产业园加快发展。

“十三五”期间,河源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31.4亿元,完成“三通一平”40.86平方公里,承接珠三角转移项目238个,实现税收111.8亿元。河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河源电子信息、矿产资源深加工、机械装备等主导产业占比超过70%,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1.9%和38.7%。

步入“十四五”,河源市再次为河源高新区定向:借助江海联运功能,以建设综合保税区为契机,加快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在河源“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中站在最前列、当好排头兵。

2奋力打造承接“双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

近期,笔者特意前往位于河源高新区的深河特别合作区试验区,刚走近目的地,就叹服其围闭施工的文明、精细、雅致。进入园区,深深被工地紧张有序的施工场景所吸引。

河源市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建光边带笔者参观厂房内外边介绍:深河特别合作区试验区首期占地1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产业用房17栋,按照深圳标准实现了“园区1年建成、同步完成招商”目标。目前,已有21家企业进驻,大多是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其中13家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60亿元至80亿元,税收约3亿元。

近年来,河源高新区聚焦电子信息、精密机械、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瞄准“双区”,着力补链、延链、强链,形成了与“双区”有紧密联系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先后吸引了中兴通讯、华冠、卓翼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企业落户。河源高新区移动智能终端产业联合会会长、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涛,见证、陪伴河源高新区诞生、成长、壮大。他说,目前河源高新区已落户电子信息企业108家,2020年实现规上产值328亿元,占园区规上总产值的近70%,占河源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73%,为河源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9年,河源高新区被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电子信息行业首批重点推介产业园区”称号。

“七区一带”(深河A区、精密制造集聚区、智能制造综合片区、新电子新能源科技园、综保区、金地创谷、中央活力区和滨江碧道带)是河源高新区产业和城市投资的主阵地,目前,深河A区、精密制造集聚区、智能制造综合片区和新电子新能源科技园进驻项目181个,投资总额441.9亿元。这些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产值784亿元,助推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多。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融入“双区”创新链,承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工业园”向“高新区”转型,初步构建了“‘双区’研发、孵化+河源加速、制造”协同创新格局。

走进位于河源高新区的河源首个国家级孵化器深河金地创谷,但见人声鼎沸、热闹非凡。4个“国字号”创新平台,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分中心、鹏城实验室大湾区未来网络试验与应用环境河源节点、南方科技大学河源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省科学院河源分院、深大河源湾区研究院等9个科研院所,天和研究院5G高频滤波器等35个孵化项目,正助力河源高新区成为河源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2020年,河源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69家,比2019年新增27家,同比增长46.8%,占河源48.2%;科技型中小企业119家,比2019年净增55家,增长86%,占河源40.5%。新增企业技术中心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其中,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占比达59%,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

3加快打造与“双区”一致化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河源市下放委托行政审批许可事项198项,法人、自然人95%的事项可在河源高新区办理;执法事项800多项,92%的执法事项可在高新区履行。

承接河源市下放事权,加快打造与“双区”一致化的营商环境。借鉴“双区”改革创新成果,河源高新区近年来纵深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系列改革措施,建设升级“企业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事项审批时间缩短50%以上,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2.5个工作日。河源高新区行政审批效率和办事便捷性大幅提升,企业和市民满意度空前提高。

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每招都实用管用——对招商项目和建设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工作群)服务;对生产企业,均安排区领导及部门挂钩联系;严厉打击工程领域恶意讨薪、敲诈工程款等不法行为,保护企业合法利益;开发共享用工平台,解决不同企业淡旺季用工余缺调剂问题;开发云上招聘APP,打造手机端用工供需平台;搭建区内产业链供需平台,解决企业就近增加订单、形成配套、降低物流成本和产值外流问题……

搭建政策支持体系,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河源高新区为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促投资、稳增长实施方案”“实体经济发展实施办法”“扶持大型骨干企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做大”“扶持老骨干企业稳健发展”等政策,依据这些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获得奖励5000万元。河源高新区每年拿出财政七成资金,结合土地、财政贡献留成等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近几年省市区到达企业资金8.2亿元。去年,河源高新区推动金融机构对辖区企业贷款总额达16.78亿元,争取深河指挥部对企业项目贷款贴息930万元。

为推动园区内企业上市,河源高新区对前三家上市企业每家奖励2000万元—2500万元,第三家后的上市企业可得奖1000万元。据悉,目前河源高新区有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阶段,18家实体企业开始股改。

“河源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河源生态优美、区位优越、产业集聚,城市配套完善,投资氛围和营商环境非常好,是个宜居宜业的宝地。政府办事高效,服务企业到位,大大增强了企业投资创业的信心。”深圳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兴舫说。

4倾情打造集聚人气的产业新城

蓝天映白云,江畔拂清风。漫步河源高新区城市滨水公园,东江水清,地净景美。跑步、骑行、游走的市民散布各条道路,组成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河源高新区注重为市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市政建设统一规划、一步到位,全部实现“七通一平”(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全力打造产城融合升级版,统筹推进以“一区一带一网”(中央活力区、滨江碧道生态城市功能带、市政路网)为重点的38个城建项目。其中,42公里的路网改造完成70%,新建13条市政路,打通5条断头路;建成了长达2.5公里的滨水公园,结束高新区没有公园的历史;体育综合体、图书综合体、国际商务会议中心、东洲坝湿地水生态公园等今年将建成开放;金融科创中心、新一代电子信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和文创中心正在开工建设。

去年7月,河源高新区首家公立医疗机构——河源市人民医院深河门诊部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河源高新区终于有了公立医疗机构;大塘小学建成开学,新增一批民办义务教育和高中学位,极大方便了员工子女就近上学。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绿化美化,强化城市管理,丰富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河源高新区的种种努力,进一步擦亮了“天蓝水清地绿”的发展底色,使辖区人气一天比一天旺盛,宜居宜业宜游的产业新城氛围日益浓厚。

关键词: 河源 高质量发展 功能平台 产业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