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和旅游高地

2021-07-07 10:10:40
来源:南方日报

“加入工坊后,不仅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不耽误干家里的农活,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河源市和县楼镇村村民黄佐英开心地说。从2018年起,和县采取非遗助农就业工坊模式,将文化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助力当地农户奔康致富。如楼镇村一样通过文化产业带动周围镇村民就业、做大做强传统文化项目的实践,在广东比比皆是。

实现文化小康,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必然要求。在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接续奋斗的征程中,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更加彰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发挥文化和旅游业的主力军、生力军作用,以走在全国前列为目标,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统筹文化和旅游事业、产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文化和旅游高地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服务体系全覆盖▶▷

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成果

“书房开到了家门口,每逢周末家里人都会带我一起去看书。”现就读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黄晓玲说,位于江门市蓬江区的陈垣书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已成为附居民新晋的休闲、阅读打卡地。

在广东,粤书吧、深圳智慧书房、佛山邻里图书馆、韶关风度书房等新型阅读空间有1900多家;戏曲进乡村、进学校,年均开展演出约200场;每年在学校、乡镇、贫困山区、偏远地区巡展100余场,累计参观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文化小康”的丰硕果实,已然化为全省百姓可实实在在感知的身边事、寻常事。

年来,广东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聚焦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推动高质量的精神大餐和惠民服务下沉至田间地头,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多项指标居全国首位或前列,实现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广东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广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2020年底全省建成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5921个,同比2015年增长超100倍。

目前,全省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46个、文化馆145个、博物馆241个、美术馆13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4个,实现五级全覆盖、全补齐,国家重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总藏量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文化公共服务还从线下走上“云端”。年来,我省广泛开展基于5G等新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大力发展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对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2021新年音乐会等展演均实施网上同步直播,众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艺院团等推出“云上看展”“线上春班”“数字展馆”“云公演”项目,以智慧服务实现提质升级,大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传承保护并举▶▷

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让陈列在南粤大地的历史文化史迹“活”起来,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年来,广东用“绣花”功夫对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建筑等进行改造,留住城市记忆,涌现出广州市荔湾区永庆片区微改造、潮州“百家修百厝(祠)”等历史文化街区保育、乡村振兴和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典型案例,并持续做好岭南非遗文化、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南粤古驿道等保护利用工作。

位于广州越华路116号的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成为红色文旅融合的样本。据统计,自2019年4月30日正式开放以来,杨家祠累计吸引6.5万人次参观,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吸引超过680万人次参加,成为广州热门红色文化传承打卡地。

与此同时,广东努力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岭南经验,组织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推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章立制,加强非遗传承人管理,开展“云上非遗工程”“非遗在校园”等工作,坚持创造转化、创新发展。

去年8月,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开市。原先分散在城市角落的醒狮、广彩、广绣等10家非遗工作室进驻其中。工作室周周有活动,非遗体验课几乎场场爆满,带动社区文化前所未有地活跃。“我们与市民之间交流更方便了,更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更有创新的灵感和信心了。”广彩国家级非遗代表传承人谭广辉说。

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方面,广东勇攀高峰,荣获一批“国字号”重要奖项,展示“广东风采”。舞剧《沙湾往事》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艺术节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成为年来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舞剧《醒·狮》、舞蹈《与妻书》、粤剧《白蛇传·情》、潮剧《李商隐》以及广东粤剧院曾小敏、广东潮剧院林燕云等一批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和个人,分别荣获舞蹈荷花奖、文华表演奖、戏剧梅花奖等重要奖项。

去年年底,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上,粤产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获最佳纪录/科教片奖项,引发各界高度关注。金鸡奖首次将科教片和纪录片“二奖合一”后,竞争态势更加激烈,《掬水月在手》的突围被业界视为一匹“黑马”。金鸡奖评委、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汪天云认为,《掬水月在手》此番在金鸡折桂并非偶然,是基于广东多年来的文化准备,也是发展电影产业的厚积薄发。

文旅融合共赢▶▷

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五一”假期,广东文旅市场迎来一波高峰。据统计,全省共接待游客427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9.8%,较2019年同期增长11.6%,旅游总收入265.2亿元。文旅活动亮点纷呈,带动市场持续升温。

年来,广东文化和旅游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经统计部门核定,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4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6227亿元,约占全国1/7,并保持18年连续居全国首位。

为加强载体和台建设,不断丰富文旅市场产品供给。广东推出202个文化和旅游特色村、70条历史文化游径、15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条工业旅游精品线路、30个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25家、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不断筑牢文旅融合的“四梁八柱”,成为市场新热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广东文旅融合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全省涌现出华侨城集团、省旅游控股集团、岭南国际集团、长隆集团、华强方特等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广之旅、广东中旅等一批服务标杆企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旅游文化节、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展会节庆品牌。

此外,“文化+技术”的组合,催生动漫、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新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转型。广东文化产业摸索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涌现腾讯、多益网络、奥飞动漫、锐丰音响科技、励丰文化等一大批行业领先的文化科技企业。

潮涌珠江,风起南粤。面向未来,广东将继续牢记嘱托、奋发实干,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深入落实文化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全省“十四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进一步补短板、扬优势、强特色,切实把全面建设小康的文化果实惠及千家万户,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键词: 旅游高地 世界文化 大湾区 广东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