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09-21 08:52:36
来源:南方日报

初秋,湛江吴川海滨路上的吴川市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现场依旧忙碌,工作人员正在为项目进行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这家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县级综合医院,预计将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用,届时将有效提升吴川市的医疗卫生综合能力,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看病就医环境。

去年,《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支持湛江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为此,湛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紧紧抓住政策机遇,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明显提升。2021年,湛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DRG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五、粤东西北第一;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6.11张,排名全省第五。

当前,湛江正加快推动从医疗大市向医疗强市转型,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22年,湛江共投资35.85亿元,实施24个重点医疗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共有负压救护车150辆,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卫生院负压救护车全覆盖;2家高水平医院列入全省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

坚持统筹推进

加快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日前正式发布的《湛江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注重提高质量和均衡发展,促进资源下沉和系统协作,建设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此前,湛江已印发实施《湛江市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行动方案(2022—2025)》,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近年来,湛江周边区域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部署,为湛江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提供了重大机遇。湛江加强与海南相向而行,深化与北部湾城市合作交流,完善重大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湛江持续深化与广州“核+副中心”动力机制,积极引入省会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密切人才交流、科研合作和应急协同,推动两地卫生健康合作向实处推进、向纵深发展。

重点项目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牛鼻子”。2022年,湛江共投资35.85亿元实施24个重点项目建设,6个计划投产、8个新开工和10个续建项目全速推进。

2018年以来,广东提出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分批选定50家高水平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位列其中。前者被列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上报国家,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取得A级第一名的成绩,建成粤西唯一、全省第五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后者第九次上榜“地级城市医院100强”。

在全市医疗事业均衡发展的“棋局”中,湛江既有能扛大梁的高水平医院,也有功底扎实的基层卫生健康体系,“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吴川医共体模式入选全国2021年优秀实践案例,获得国家、省的通报表扬。

此外,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跻身2022年中国肿瘤医院竞争力排行榜50强医院;湛江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积极推动新院建成后移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管理,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5县(市)16家公立医院升级项目即将全部建成使用。

在人才储备方面,湛江大力实施“十百千医学人才引智计划”,2021年共引进医学领军人才1名、医学博士57名、医学硕士270名。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授张晶晶获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首个获得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的科技工作者。努力补齐基层人才短板,3年累计储备升级县级公立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人才1701人;培训全科医生1805人、住院医师592人,招收订单定向医学生750人。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互联网健康 湛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排名 县级综合医院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区域医疗中心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全国互联网医院百强案例 湛江吴川海滨路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