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深市优质龙头等“基本盘”持续向好

2022-05-06 12:52:16
来源:深交所

2021年,深市公司更加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98%的公司制定了专项制度,56%的公司对相关制度进行修订,较2020年分别提升3个和10个百分点。深市公司主动适应线上交流新常态,89%的公司加大了线上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的投入,互动易平台全年共有45.6万条提问,同比增长24%。2021年度报告披露后,将有超过七成公司举办业绩说明会,多家公司积极参与“十新破局”系列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等“关键少数”悉数到场,重视程度普遍进一步提高。

(六)防范化解风险成效显著,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

深市公司积极响应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检查自身弱项,将整改薄弱问题与提升治理水平相结合,风险化解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股权质押方面,截至2021年底,高比例质押公司数量较年初减少48家,下降比例近20%,较高峰时下降60%。质押股数和质押市值较年初分别减少27%和9.5%。平仓线下融资余额为1399亿元,较年初减少546亿元,下降28%。在“清欠解保”方面,深市全年有42家公司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累计金额505亿元,21家公司解决违规担保问题,累计金额283亿元。深交所共计对44单资金占用、17单违规担保案件做出纪律处分,督促上市公司规范治理。

退市相关制度机制更加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2021年深市共有11家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8家,主动退市3家。主动退市类公司中,1家通过吸收合并主动退出,2家通过破产重整完成出清式资产置换,多元化退市渠道更加畅通。2022年已有24家公司触及退市红线,创历史新高且接近过去三年总和,资本市场吐故纳新的节奏逐渐加快,有力促进了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和良性循环。24家公司中有8家触及“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净利润为负”指标,退市新规效果显现。

三、上市公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当前,上市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脆弱性上升,世界经济复苏放缓、通胀高企。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成本、资源、环境等硬约束不断增强,行业分化问题较为突出。

为战胜当前各种风险挑战,稳增长、稳预期的各项政策正在加紧落地见效,2022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GDP同比增长4.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物价、就业、国际收支等各项指标均表现良好。深市公司一季度延续稳步增长态势,除农业行业之外,实体类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1.5%和4.7%。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稳增长的支撑体系将更加有力,内生增长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上市公司业绩修复得到有力支撑

在产业投资方面,一批数字化绿色化投资项目正在谋划实施,5G、东数西算、北斗等新基建适度超前开展。在政策拉动下,2022年一季度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全年预计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成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深市光伏和风电产业加大产能扩张和投资布局,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均实现30%以上增长,空间和潜力巨大。

在金融信贷方面,强调综合运用普惠小微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工具,推动银行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这些政策有力保持了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3月社融超预期增长10.6%。上市公司的信用环境也得到有效改善,2022年一季度深市实体公司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扭转了2021年四季度的下滑趋势,同比增长6.5%。

在保供稳价和减税降费方面,目前已出台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包括能源资源的保供稳价,差别化电价,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等政策。这些政策已经显效发力,一季度规上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得到改善,每百元营收中成本和费用占比均有所下降,预期全年供应短缺等生产限制有望进一步消除。上市公司层面,一季度深市中小市值实体公司在营业总收入保持增长的情况下,税费现金支出同比减少16.5%,企业负担切实得到减轻,盈利修复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二)资本市场功能显著提升,为上市公司引领增长创造良好环境

近年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全市场实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随着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不断增强,资本形成、资源配置、激励约束等各项功能显著提升。不断健全的退市机制、不断增强的法治供给,使得扶优去劣的市场生态加快形成。

上市公司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增长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特点较为明显。深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已超1200家,数量占比接近深市公司总数的一半,市值占比接近深市总市值的六成,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速超过25%,远高于深市平均水平。持续优化的上市公司结构,反映并代表了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这些新势力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为新的增长极。

上市公司经过多年苦练内功,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深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在五年内翻了一番,目前占全国研发经费支出的1/5以上。并购重组回归成熟和理性,标的公司的评估增值率中位数连续三年下降,盲目跨行业并购的乱象得到较大程度修正,重组工具产业导向特征明显。

上市公司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深交所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功能,凝聚各方合力,用制度规则的高质量、监管服务的高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发展的高质量,助力上市公司充分释放创新动能和发展潜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关键词: 深市优质龙头 深市上市公司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东数西算 主板和中小板合并 苏宁易购异常值 深市非金融类公司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