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玩蛐蛐的历史 喜欢斗蛐蛐的明宣宗皇帝

2021-09-22 09:03:51
来源:金陵晚报

提起老南京玩蛐蛐的历史,得从明代朱元璋曾孙朱瞻基(实际是第五代皇帝,第二代帝是朱元璋孙子辈建文帝,第三代帝是朱元璋儿子辈朱棣)说起。朱瞻基出生在南京,算是老南京人,后来虽在北京登基当皇帝,但为尽早督促建成南京城(今南京南老城)门外的大报恩寺,曾多次返回南京城。由于朱瞻基从小爱玩斗蛐蛐,曾在视察南门外大报恩寺建设时,见到工地西侧路旁有人围观斗蛐蛐,下旨在大报恩寺西侧建蛐蛐斗场,称为“西街”。于是历史上的西街曾成为明代最大的秋虫赌斗市场。

朱瞻基小时玩蛐蛐曾遭到太后制止,于是朱瞻基当皇帝后,虽放任了自己在北京玩虫,但也不敢大张旗鼓,于是他借每年来南京视察大报恩寺的机会,在南京城开辟最大的秋虫市场。

喜欢斗蛐蛐的明宣宗皇帝

朱瞻基在洪熙元年(1425)六月二十七日正式登基,开始了宣德朝。他放弃了他父亲把朝廷返迁回南京城的计划,仍留北京为帝都,这多半是因为他与朱棣(朱瞻基爷爷)一样深切地关心北方的边境。

公元1428年(明宣德三年)朱瞻基专程到南京城南门外,也就是现在的中华门外视察仍在建造中的大报恩寺。朱瞻基见到大报恩寺西边远处空地上有一些人围在一起,热闹非常,就查听原因。当得知那是玩斗蛐蛐的百姓后,他当即下旨:就在大报恩寺西侧专门建一条街集市,平时当城乡接合处的农贸、手工业品的经贸市场,到了秋季时兼开设最大的玩斗蛐蛐市场,使蛐蛐文化在自己出生的故乡应天府(今南京市)发扬光大。于是这里的野荒地上很快建起了街市房,成为西街市场,因位于大报恩寺西侧,故称西街。

从此后每年秋季,南门外西街成为规模最大的蛐蛐斗场。西街的商铺一直繁荣,到上世纪末,西街仍成为城乡土特产品交易市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西街市场称为“自由市场”,不用票证购物品,但价很高。这个“西街”地名一直延续保留到现在。

至今保存的明宣德蛐蛐罐

明宣德澄泥蛐蛐罐,如今收藏在首都博物馆。可见在宣德年间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普通百姓抓蛐蛐都是头等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弄不好就要掉脑袋。据记载,在当时的军队中捕蛐蛐和取敌人首级是同等功劳。有一名武职人员因为身手敏捷,幸运地捕到一只上好的蛐蛐而立了大功,被授予世代承袭的官职。宣德皇帝把蛐蛐视为至宝,每每得到能征善战的上等蟋蟀,都会很开心地下令景德镇御器厂烧制一批精美的蟋蟀罐。

1993年春,景德镇陶瓷考古所在明代御窑厂东门遗址附近开探沟时,发现了一窝堆积的青花瓷片,经复原全为蛐蛐罐。蛐蛐罐的圈足与盖的内底都书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单行青花楷书款。经考证书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沈度所写或宣德帝御笔,特别是龙纹罐上绘有五爪龙,按元、明两朝的制度规定,凡饰有五爪龙的器物,除帝王之外,臣庶均不得使用。

龙纹蟋蟀罐,均为宣德帝的御用之物。其他绘有凤凰、天马、海兽、珍禽、小鸟、牡丹、瓜果等纹饰的蛐蛐罐,绘画精美,工艺精良,也应为皇宫专用之物。为何这些蛐蛐罐碎后还埋在御窑厂遗址中?时间回到1455年元月。那一年,宣德帝朱瞻基病故,皇位由他年仅8岁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承。为防止朱祁镇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太皇太后张氏发布了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太皇太后的这道命令一下,宫中所有的蟋蟀罐悉数被砸。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好尚未进贡的蟋蟀罐也全部打碎深埋地下,从此蛐蛐罐停止烧造。

太后曾不许儿孙玩虫

在今南京民间传说故事里,说到宣德皇帝很懂得玩蛐蛐,对于蛐蛐质量要求也很高,稍次的蛐蛐根本无法蒙混过关,当时质量好的蛐蛐均出自中国江南一带。有一次,宣德皇帝下令,让苏州知府上供一千只蛐蛐。等到上供的蛐蛐送到京城(今北京老城),宣德皇帝看到蛐蛐大多个头细小不堪打斗,立刻勃然大怒,斥责苏州知府再进贡一千只,并派一名官员协助他办理此事,责令其不得有误。

宣德皇帝玩蛐蛐,一直遭到他母亲张太后的反对和阻拦,但任性的宣德皇帝不听劝阻,终日沉迷于此,无法自拔。后来,宣德皇帝年纪轻轻就突然去世了,张太后伤心之余为了保全儿子的声誉,一面禁止史官把宣德皇帝玩蛐蛐之事记录于册,另一方面令人紧急销毁了紫禁城里所有的蛐蛐罐,不许儿孙再玩物丧志,从此斗蟋蟀的风潮在紫禁城消失。如今我们看到的宣德皇帝玩蛐蛐的记载,全部出自于民间文人学者的记载,而官方的正史却对此只字未提。

景德镇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的这批青花蛐蛐罐,无声印证了宣德皇帝玩秋虫这段被故意隐去的历史。

一只蛐蛐换一匹马

一匹马换来一只蛐蛐——这是宣德朱瞻基皇帝时期的悲惨事,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曾被明代人吕毖记录在《明朝小史》中。后来清代作家蒲松龄以这个故事为基础,加上自己的想象,创作了《聊斋志异》 里的一篇小说《促织》。《促织》虽然以喜剧结尾,却令人心酸,小小的一只蟋蟀竟然牵动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更令人费解的是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像个孩子似的喜欢玩蛐蛐,甚至还正式下诏书到民间去征缴。

由于朱瞻基皇帝派人到江南去索要蛐蛐,以至于市面上的蛐蛐价格不断上升。稍微好一点的都要几十两银子一只,一名江南负责征收税粮的粮长受上司的委托去市场上购买蛐蛐,他走访了很多地方,终于找到一只特别好的,于是就用自己骑的骏马换了回来。他的妻子看到丈夫居然用一匹高头大马换回了一只小蛐蛐,感到很奇怪,就想看看究竟是什么蛐蛐这么值钱。

于是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打开了蛐蛐罐,谁知蛐蛐一下子从罐子里跳了出来,三下两下跳到地上,此时正好一只大公鸡走过来,一口就把蛐蛐吃掉了。粮长的妻子觉得自己闯了大祸,非常害怕,哭哭啼啼地上吊自杀了。粮长回家一看,发现蛐蛐不见了,妻子也死了,感觉自己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就跟随妻子上吊了。

关键词: 老南京 玩蛐蛐 斗蛐蛐 明宣宗 皇帝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