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慷慨的文化赞助人——周亮工

2021-11-23 09:18:32
来源:金陵晚报

周亮工,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学博如海,著作等身,于诗文、书画、金石、篆刻无不精通。最特别的是,他还是一位慷慨的文化赞助人,终其仕宦生涯,都在利用自己丰厚的俸禄,赞助那些贫穷的诗人和画家,为他们创造扬名立万的机会,历史学家邓之诚说他“好士怜才,一时遗老多从之游”,认为他主导了清初文坛一时之风气。

少有文名,广交诗画才俊

周亮工,字元亮,世称栎园先生。明万历四十年(1612),生于秦淮河畔的状元境祖居,自幼勤恳好学,聪明过人,“为十龄已读等身书”。在读书应试的同时,对绘画和诗文也有着强烈的兴趣。周家所居的秦淮一带居住着许多绘画世家,周亮工与不少画家子弟都是少年同窗,交情甚笃,故而他十七岁时便已开始对秦淮艺苑的书画着手搜集,其中就包括了同窗魏百雉父亲魏之克、叔叔魏之璜的作品。

文学方面,他广交名流,与高阜、罗耀、周敏求、盛于斯等学者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浮夸之风,主张复古写实。1630年,周亮工参加了江南名士吴众香创办的星社。星社位于南京城(今南京老城区)城南的高座寺,是江南士大夫精英集团复社的同盟,成员有黄宗羲、吴道凝等望人,周亮工“于斯辈互为师友,一时声名啧啧。”

“红儿家近古青溪,作意相寻路已迷。渡口桃花新燕语,门前杨柳旧乌啼。画船人过帘波动,翠幔歌轻扇影低。明月欲随流水去,箫声只在板桥西。”这是周亮工回顾自己在秦淮河畔、长板桥边的少年时光的诗作,词调清丽,意境悠远,饱含了他对明末秦淮盛事的无限追忆,隐约地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屈节仕清,却受遗民敬重

周亮工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任山东潍县县令,曾组织民众抗清。明亡后奉双亲隐居应天府(今南京)牛首山。清顺治二年(1645),周亮工降清,先后担任江南淮扬海防、盐法道等官职。作为一个屈节仕清的贰臣,他在那些守节不仕的明朝遗民中却口碑甚佳,因为周亮工总是利用自己的官员身份,为众多遗民提供政治上的庇护与经济上的帮助。遗民文人不与新朝合作,经常经济拮据,衣食无着,有了周亮工的资助,他们才得以维持自己的文化活动,乃至于日常生活。

江宁府是南方遗民的活动中心,周亮工虽然在外做官,他的父母还在江宁府城(今南京老城区),所以常常回来省亲,在江宁府的友人也最多。其中,“金陵八家”之首的遗民画家龚贤就深得周亮工之助。龚贤,字半千,是一位既注重传统又师法造化的画家,明末清初“金陵画派”的首领。作品多写金陵山水,长于用墨。周亮工与龚贤相交30余年,是龚贤的主要推荐者和赞助者。龚贤在金陵以卖画为生,生活异常艰难,幸得周亮工常常解囊相助;龚贤几次搬家,无钱买房,最后还是周亮工出资帮他在清凉山买了3间半房,起名半亩园,成为龚贤晚年的归宿。周亮工非常欣赏龚贤的画作,谓“元人枯枝瘦石,无一笔不繁,通解此者,其半千乎?”

龚贤一生除了作画,就是编辑《中晚唐诗纪》,他搜集了100多名中晚唐诗人的未刊之作,却无钱出版。周亮工称赞他“真中晚功臣也”,不仅出资帮助龚贤刊刻《中晚唐诗纪》,更拿出自己珍藏的稀有善本助他完成心愿。周亮工去世后,龚贤悲恸欲绝,挽诗云“向晓东方耿一星,中原名士久飘零。哭公独我头全白,在世谁人眼更青”,感念他的知遇之恩。可以说,没有周亮工的帮助,就没有龚贤的成功。

周亮工如此诚意待遗民画家,画家们也将他视为知音,在他们眼中,作品必须经过周亮工的鉴赏和收藏,方能广为流传。后来周亮工蒙难入狱,画友们不离不弃,顺治十七年(1660),周亮工上京(今北京)受审,大家追舟相送,最早受他资助的金陵画家胡玉昆甚至与他一同赴京,并作《金陵胜景图》相赠,这便是历史上现存最早的“金陵十景”风景画卷。对于生于金陵、长于金陵的周亮工来说,狱中览此,实属莫大安慰。

晚归金陵,助推画坛繁盛

从康熙五年(1666)到康熙八年(1669),周亮工任江南江安粮道,粮道署就在金陵;晚年去职后仍住在金陵。他在城南高家巷(即今秦淮区四圣堂)一带筑室曰“赖古堂”作为藏书楼,藏印篆、古书、字画极富,“海内以赖古堂拟之石渠天禄”。康熙六年(1667),周亮工又在南郊建藏画楼,取“读画似看山,看山如读画”的诗句,定名为“读画楼”,楼中贮古今名画千余幅。“岭南三大家”之一、广东遗民诗人屈大均曾登楼赋诗:“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

读画楼是周亮工为金陵画家搭建的一处交流、互鉴的平台,龚贤在为周亮工题其所集《名人画册》中说:“诗人周栎园有画癖,来官兹土(金陵),结读画楼。楼头万轴千箱,集古勿论。凡寓内以画鸣者,闻先生之风,星流电激,唯恐后至;而况先生以书召、以币迎乎!”学术之交流、生活之资助、精神之慰藉,称周亮工为金陵画坛的执牛耳者,并不为过。

康熙八年(1669)己酉,周亮工在家中举办了名噪一时的“己酉盛会”,参加盛会的有20余位著名画家:其中既有吴宏、叶欣等名列“金陵八家”的老一代遗民画家,又有王概、陈卓等画坛新秀;不仅聚集了金陵本地大多数最有名的画家,而且吸引了很多江南其他地区的名手,此次盛会,无疑是清初金陵画坛繁盛图景的一大见证。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金陵 文化 赞助人 周亮工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