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读大家” :推广经典阅读需要出色的领读人

2022-01-10 11:16:45
来源:金陵晚报

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被阅读、不断被认知的过程。自毕飞宇推出《小说课》获得广泛好评后,不少文学大家捧出了他们的私人书单,用生动鲜活的文字触摸经典、解读经典。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收录铁凝《隐匿的大师》、格非《文明的边界》等五部作品。“大家读大家”,既是一堂生动课堂,也是普通读者走近经典的又一途径。

推广经典阅读需要出色的领读人

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

据记者了解,“大家读大家”系列始于2017年,其时,毕飞宇推出《小说课》,获得广泛好评,随后出版的李欧梵、张炜、马原、苏童、叶兆言等大家的作品与之相呼应,成为当年文学阅读的现象级事件。

业内专家认为,经典必然含有隽永之美,体现了文学家与艺术家的襟怀和学识、道德和才情、人品和艺品。

可是,对很多普遍读者而言,因为经典作品本身或晦涩难懂,或篇幅过长,甚至读者受其背景时代的隔阂和个人理解能力等原因,很多经典存在着“读不下去”的现象。

因此,推广经典阅读的核心就在于点燃读者的兴趣,“这就需要出色的领读人,去引导读者发掘经典作品的价值。”

译林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由学者丁帆、王尧主编,铁凝等人是当代文坛的佼佼者,“这是他们首度公开私人书单,其中包括了格非首部清华大学文学讲稿。”

五位文学名家的“文学课堂”,既有深切的感悟与细节分析,又可升华提炼到理论层面,在给读者审美愉悦的同时,达到人文素养的教化之目的。

见证了文学名家的成长轨迹

在作家们的导读中,其个人成长的轨迹得以呈现,而那些横亘在时间长河里的一个个伟大的名字、一本本经典的著作,也变得可近、可亲。

在《局内人的写作》中,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通过“读与写”“纪念”“相遇”“由作品说开去”和“对话”呈现他在阅读中的成长与发现。

其中,“读与写”谈论博尔赫斯、加缪、卡佛等对当代文学的启迪;“纪念”追忆巴金、钱谷融、雷达、史铁生等已故名家的文学成就;“相遇”回溯与张炜、格非、梁鸿等当代作家的交往;“由作品说开去”则是从《红楼梦》等典型文本出发,探讨文学的艺术性、道德感、价值观等基本问题。

作为深受世界文学滋养的文学名家,读书达人邱华栋在《大师创造的世界》 中,将目光聚焦于19世纪下半叶至今、对世界文学格局产生深刻影响的多位大家:从乔伊斯、卡夫卡等欧洲现代主义小说大师,到海明威、索尔·贝娄等二战后美国小说巨擘,再到鲁尔福、马尔克斯等拉美“文学爆炸”巨匠……他细致梳理这些文学大师各异的生命之路与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每篇文后都附有关于该作家详尽的阅读书目,以方便普通读者亲近大师。

作为格非在清华大学文学讲稿的首次出版,《文明的边界》主要讨论了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 以及麦尔维尔的《白鲸》 等几部经典作品。

阅读从文学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

本着“做文学名家的通识课堂”的理念,“大家读大家”书系第四辑所涉猎内容更加多元。

铁凝《隐匿的大师》即是一本漫谈文学与艺术的散文随笔集。

记者了解到,该书“读人”述及作者与杨绛、孙犁、马识途、徐光耀、大江健三郎等前辈的交往,分享了林风眠、丰子恺、汪曾祺等名家对她艺术与人生的滋养。

“读书”回顾了铁凝自身的创作经验,涉及《哦,香雪》《笨花》《永远有多远》 等小说名篇,同时也探讨了作家的责任感、创作的驱动力等相关文学理念。

“读画”既深情回忆了一批中国画家,如张德育等对作者的艺术熏陶,又细心评论了勃鲁盖尔、弗美尔、库尔贝、列宾、米勒、莫奈、雷诺阿、夏加尔、霍珀、怀斯的绘画名作,在鉴赏分析中往往又带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读世”则结集了作者早年写作的随笔散文,从论人到论世,具有哲理性。

该书责编罗颖杰表示,阅读这本《隐匿的大师》,读者既可以与这些大师产生共情与共鸣,又能深切体会到文学与艺术点亮人生幽暗的意蕴。

关键词: 大家读大家 大家 经典阅读 出色的 领读人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