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7米!金坛刻纸《大运河》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2-03-01 09:33:52
来源:金陵晚报

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民间艺术。经考古发现,早在1500年之前就出现了成熟的剪纸技艺。一张薄薄的纸片,展现万千事物;一把平凡的剪刀或刻刀,创造出千姿百态的世界。时间在流逝,不变的是精湛的技艺。各地均有剪纸习俗,风格迥异,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些跳跃在指尖上的艺术吧!

金坛刻纸:

99.97米《大运河》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你见过99.97米长的刻纸吗?日前,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杨兆群策划并发起创作的刻纸长卷《大运河》,经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测定,长达99.97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刻纸作品。

刻纸是剪纸的一种,这幅刻纸长卷从构思到成品,前后花了2年多时间。对于整个制作过程,杨兆群说:“就是闯关,闯了一关又一关。”

在常州市金坛区的杨兆群刻纸工作室中,记者看到了这幅刻纸作品,蓝色刻纸被平铺在长条桌上,由于纸张太长,长条桌上只能展示二十多米,其余部分被卷轴卷起或垂落在一边。

“京杭大运河沿途6省2直辖市的11位剪纸艺术家参与了画面创作,28名刻工不分日夜地赶工,才有了这幅作品。”杨兆群告诉记者,他邀请了业内好朋友一起创作,大家一拍即合,光最初的设计稿就修改了多次,花了5个月的时间。

此次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百米刻纸长卷《大运河》,是在50米原版基础上进行了二次采风和创作。长卷增加了运河沿岸的遗产点,人物比例也重新调整,人物数量也增加不少,更加详尽地展现各地风土人情,通过精致刻画,呈现出大运河壮观的历史风貌。

在杨兆群看来,刻纸过程不是问题,前期的纸张定制、后期装裱等倒是一道道关卡。“哪里能有100米无接头的纸?”杨兆群告诉记者,先是找了一家深圳公司,结果发现在75米的地方有明显的接头,定制的3张杜邦纸全部作废。随后联系了安徽泾县的宣纸厂,对方也是第一次做这么长的加厚宣纸。“听说第一次做到一半就断了,不过最后还是成功了。”

宣纸没有杜邦纸有拉力,一刻刀下去3层纸,刻完后三层纸需要分离,没想到揭第一张的时候就直接拉断了。“后来想了个办法,像做面条一样,用长棍子一段一段地揭,揭下的部分放进篓子。”杨兆群告诉记者,剩下的2张百米长卷,如今一张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收藏,一张在工作室展示,希望通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花山剪纸:

无稿剪纸方寸之间有天地

大家所熟知的剪纸艺术需要先画再剪。而马鞍山的张学华,不需要用画稿,随手拿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凭空剪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马鞍山的花山剪纸是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在于完全脱稿剪纸,花样随剪刀游走变化多端,作品能够体现创作者的风格。

据介绍,“花山剪纸”是张学华外曾祖母杨氏于1847年时创作。张学华自幼跟着外婆学习无稿剪纸,受外婆的影响,并且爱上这门艺术,如今已是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山剪纸”传承人。

一把不起眼的剪刀在张学华的手里却能变得神通广大,人物、动物、场景以及各种吉祥纹饰等繁复纷杂的画面,在她的手里轻而易举就能剪出来。

日复一日,张学华的剪纸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无须画稿,完全无稿剪纸,剪出的作品具有极强的传统民族特点。同时,她的作品融众家之长于一体,既有北方作品的粗犷,又有南方作品的细腻,装饰性极强。她的剪纸作品《民间少女》系列,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这是马鞍山剪纸首次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皖南剪纸:

指尖艺术从明代起一脉相承

在宣城市敬亭山脚下,游客对秀美风光感慨之余,更对皖南剪纸称赞不已。“80后”彭清是皖南剪纸陈氏第八代传承人,5岁就开始跟着爷爷奶奶学习剪纸,入行已有二十七八年。亭台楼阁、人物故事、神话传说都能成为她的剪纸题材,用她的话来说“每一次剪纸都是妙手偶得”。

皖南剪纸发源于宣城市广德县,主要由陈氏家族传承,从明代的陈有学开始,陈氏剪纸技法一脉相承。皖南剪纸取材于宣纸,白宣纸剪刻后染色,红宣纸直接剪刻,题材内容极为广博,历史人物、山水花鸟、仙禽瑞兽、诗词画意、戏文演绎等,无一不可通过剪纸展现。

发展至今,皖南剪纸的载体从宣纸扩展至彩纸、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操作流程主要有印染、熨烫、制作模板、烟熏模板、推垛和剪刻几个步骤。它的形象随心所欲,表现夸张,又以选材精、构思巧、表现手法精细多样而著称,入选了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吉尼斯世界纪录 金坛刻纸 剪纸习俗 民间艺术 花山剪纸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