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今年以来,绩溪县临溪镇精心开展“庭院党小组会议”,一改往日会议、讲座等形式,创新推出庭院党课模式,将小小庭院变身为学习园地,将专家学者请到党员群众中来,用接地气的乡音,通过互动式、唠嗑式、问题式的面对面交流,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搭建大众讲台,变”一人讲”为”大家说”,庭院党课“声”入人心。坚持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以网格为单元,党支部牵头组织,引导网格内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网格员和身边好人主动化身红色讲解员,打破年龄、职业、资历等限制。同时,结合受众特点,通过自己独特的“微”视角选准党课内容的“小”切口,采用讲故事、分享会等形式,以身边人讲述战争岁月、分享奋斗故事、展示发展成果,让受众零距离接受教育,把道理讲准、讲实、讲新,形成了“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员、相互为听众”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党课教育由“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设置情景教学,变“会议讲”为“户外学”,理论集市“响”在基层。打破空间限制,将党课从会议室搬到室外,从会场移到现场,将庭院广场变为“理论教学点”,解决了以往学习到阵地、有事去不了、集中起来难等问题。依托村文化广场、三治广场、百姓议事亭、露营基地等,将红色阵地建在家门口,党员群众围坐一圈,听宣讲、谈感受、提建议,畅谈村发展;同时从党员中心户中选取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老党员庭院作为“庭院微党课”打卡地,以大众化、故事化、互动化的接地气形式,实现党的创新理论、政策法规以及上级决策部署等宣传教育与基层党员群众“零距离”,全力激发基层党员群众融入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红色动能。
倾听民心民意,变“讲大课”为“互动课”,利民小事“办”在实处。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将“庭院党课”打造成村民议事、邻里诉求和建议表达的特色渠道,实现了宣传教育党员群众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坚持把学习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服务群众主题,倾听群众呼声,商议解决措施。先后根据村民需求组织开展“协调邻里纠纷”“关爱孤寡老人”“关心留守儿童”“整治村庄环境”等为民办实事系列活动,改变传统党课的“官方语言”,突出微党课“群众语言”,通过交流座谈、征集意见、协商议事等形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于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头等大事,让“庭院党课”成为学习理论政策、倾听群众需求、办好利民小事的幸福打卡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