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五月的江城,花团锦簇,在东湖之滨,六天的实训营培训课程转瞬即逝,一帧帧画面在脑海之中不断浮现,从航拍中的湖北日报社,推镜到《诗画湖北》,在实训营的课堂畅游于富媒体之间,老师们的一个个特写让我们在学习的旅程之中遍览奇峰。
陈会君老师分享的一天可写四篇大稿,无论是运用科大讯飞录音笔,还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列提纲,实用性极高,在列提纲中纵览全局,在抠细节中妙笔生花;刘振雄老师分享的诗词改写,平添新意,拍照识花更是于细节之中见真章;如何在冗杂的长文之中拨云见月,找到爆点,叶文波老师以“快递小哥”的小切口,“吃干榨尽”爆点素材。又在这一爆款之后引入思考——媒体过度宣传对当事人是另一种打扰,要把握时度效,做到人文关怀。
当纸媒日渐式微,新媒体悄然崛起,短视频带来了巨大流量,新技术是一场革命。在实训营,见到许许多多的新技术与玩法,VR、H5、MG动画、全息投影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老师们毫不吝啬地教我们在哪个平台制作、如何制作、如何打造爆款短视频?
从用户的角度制作产品,短视频要在一两秒内抓住用户,难度可想而知。老师们以案为鉴:一名教师“徒手画圆”,能破50万点赞;开学季,小学生心口不一地说出“我爱学习”,也可刷屏。抽丝剥茧的讲解,令学员好不痛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联系实际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第三天我们就开始了实操——拍摄制作短视频,在有魄力敢担当林颖组长带领下,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创作出了《董永与小七的520》,在“孝”文化底色的加持下,结合文明创建,拍摄了一个简短的公益宣传片,虽然在一众作品中没有那样光彩夺目,却在制作过程中收获了许多意外惊喜,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段共同完成作业的珍贵时光。
在老师的点评之中,我们欣赏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作品,有的趣味性很强,有的切入点独特,有的神秘引人入胜。表达方式的年轻化,让作品更贴近年轻用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作品意蕴深妙;沉浸式拍摄,身临其境,为作品注入服务意识。穿越机航拍与短视频的结合,更是能借长风乘势起,敢凭豪气弄潮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湖北日报社的培训经历弥足珍贵。已回到工作岗位,老师们教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立足教育系统特色,把握育人重点,做好全媒体新闻宣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训营第11期学员 汪卓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