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近年来,池州市贵池区殷汇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作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重要抓手,巧用“加减乘除”法打通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助力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群策群力,在基层治理手段上做“加法”。镇村管理网格化。健全完善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体系,按照镇、村、组划分网格256个,采取“1+N”网格员模式配齐配强队伍,全面实施地毯式网格管理。乡村治理信息化。通过微信群、美丽新殷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介实现政策传达以及信息收集反馈,运用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让群众成为知情人、监督人。基层服务法治化。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全面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通过以案释法、现身说法等形式,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创新举措,在服务群众距离上做“减法”。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新机制。按照“地理邻近、供需匹配、利于服务”原则,实现“村两委—党小组长—联户党员—群众”一线通联。全镇120余名党员积极投身联系工作。畅通群众诉求新通道。创新开展“打镇长热线、找支书解忧”活动,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减少中间冗余环节,实现群众热线诉求的快结快办,切实缩短回应时限。建立为民服务年清单。收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和“急难愁盼”问题,制定了18件180项年度为民办实事清单,并常态化调度工作进度,确保事事有落实。
凝聚合力,在协商议事机制上做“乘法”。形成长效机制。将各村巡逻队和志愿者队伍有机整合,成立“联防联调”队伍,形成“及时预警、精确调处、化解到位”的矛盾隐患调处工作机制。强化阵地保障。依托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平台,为有效开展议事协商民主工作提供了阵地保障,实现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构建多元共治。广泛动员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妇女等群体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常态化开展“敲门行动”、“议事行动”,化解“小矛盾”、筑牢“大平安”。今年来调处矛盾纠纷50件。
弘扬新风,在乡村生活陋习上做“除法”。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做好“基层治理”主题宣传。今年已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入户宣传政策300余人次。丰富文体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组织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树立文明新风。选树道德模范。常态化开展“道德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徐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