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专稿:近年来,亳州市蒙城县篱笆镇党委始终把提升党员教育质效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微课堂”、制定“微计划”、实现“微服务”,丰富党员教育管理方法,提升党员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有力开展。
分类施策,建立“微课堂”,延伸教育触角。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在外务工多的情况,建立党员学习“微课堂”,根据党员实际情况设置流动课堂、家庭课堂等学习形式,确保学习内容传达到每一个党员。针对在外流动党员难以集中开展组织生活、理论学习的情况,镇党委组织外出党员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成立学习小组,在工作之余带领大家开展理论学习。对因年龄和疾病等原因不便出行的党员,由各村党支部把学习资料送到党员家中,保证党员学习不掉队、思想不懈怠。今年以来,开展集中送学活动16次,赠阅各类书籍200余册,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补足广大党员的精神之“钙”。
因材施教,制定“微计划”,促进学用转化。为满足不同行业党员的学习需求,以加强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党员致富带富能力为主要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党员学习“微计划”。郭集社区党委为更好地推广篱笆镇特色黄花梨种植技术,为广大果农准备了梨树管理培训课程,由社区梨园里的老党员老梨农开班授课,帮助果农提高黄花梨种植水平。篱笆镇驻义乌流动党支部利用主题党日活动时机,让与会党员分享经营信息、交流经营心得。篱笆镇党委积极引导党员致富能手发挥带头作用,主动为大家传授致富本领,将自身的种植技巧、经营诀窍倾囊相授,带动更多党员群众发展致富。
示范引领,实现“微服务”,强化作用发挥。篱笆镇党委以“目标”管理为抓手,以为民服务为重点,倡导广大党员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政策宣传等基层事业,根据党员职业、特长、综合能力等条件设定岗位,让广大党员主动认领力所能及的公益岗位,在基层发展中发挥党员作用。在基层治理工作中,支部党员依靠对本地群众底子清、关系熟的天然优势主动担当矛盾纠纷调解员,参与日常排查走访,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调处化解,避免了因为小矛盾造成的大麻烦。今年以来,支部党员参与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13起,调解成功105起,为营造和谐美好的基层治理新环境奉献了党员力量,展现了党员风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