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专稿:今年以来,合肥市肥东县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心任务,以实施带头人能力素质、基层党建基础、村级集体经济、乡村治理效能“四大提升”工程为牵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治理效能,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坚持“培优育强”,整体优化村级头雁队伍。健全“教育培训—分析研判—监督管理—关心关爱”机制,推动换届后村干部干事创业。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题培训班,分类开展走村观摩,培训党组织书记471人次。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制度,及时掌握村书记近亲属在本村发展入党、享受低保五保政策及本人经商办企业等10类情况。开展届中综合分析,根据9项履职“负面清单”,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预警谈话32人。保持村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县级联审候选人初步人选资格146人,重点关注35周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21名,作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培养。面向优秀村干部公开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184名符合条件村干部踊跃报名。推荐表彰省“皖美村支书”2人,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5人,推动形成示范引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突出“强基固本”,巩固提升基层党建基础。不断增加先进支部、提升中间支部、整顿后进支部,启动新一轮“星级党支部”创评行动,分农村、城市、机关、国企、非公等5个领域,指导制定整改清单、提升清单1700多份,明确举措8500多条,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争星晋级”。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1名县领导集中开展“包乡走村入户”,逐一研判249个社区党组织班子队伍、组织建设、经济发展、为民服务等10方面情况,重点关注13个集中整顿对象,建立问题、目标、任务、时限“四清单”。围绕基本阵地,集中提升42个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一批面积小、功能弱、条件差的场所焕然一新。推动村级“三务”公开常态化标准化规范化,指导整改“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方面问题76个。
强化“以县带乡”,提量增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发展产业项目41个。实施农业生产“大托管”,制定《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选择古城镇杨塘社区先行先试,预计年底全县新增“大托管”面积4万亩。实施书记抓产业行动,统筹县级重点项目资金,推动19个乡镇(园区)党(工)委书记包联村实体产业项目,培育循环园义和家园物业经济、八斗镇陆还社区湖羊养殖、长临河农学社研学游基地、梁园镇冷链物流冷库等22个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深化村企联建,新增村企结对40个,制定“五个一”联建举措72条,形成长临河六家畈社区—斌峰控股打造乡村文旅项目、桥头集国光社区—雾耕农业兴建标准化植物工厂等典型做法。
聚焦“乡村善治”,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深化“四事四权”省级试点工作,依托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常态化开展“敲门问事”,办结群众需求1.1万多件。加强网格员队伍管理,评选“最美网格员”246人,调整“不适宜”网格员900多人。开展“逢四说事”2100多场,说事3900多件,办成群众实事3700多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96个,推进涉村重点项目179个,群众“一事一评”好评率达99.3%。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提质扩面,总结37个村试点经验,在全县222个村全面推广。围绕“环境保护、睦邻和家、乡村发展、公益奉献、自治守法”等5方面内容,修订村规民约172个;做实乡风文明评议,建立“三评三审两公开”制度,将乡风文明行为与信用评分挂钩,定期张榜公布,实行积分管理,让信用评分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形成柔性约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