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在强堡垒、兴产业、优治理等方面不断开创新局面,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抓组织,强堡垒。以开展基层党建“六亮行动”为契机,按照“一村一特色”标准,创新打造华严庵村“服务退役军人”和曲亭村“‘红黄绿’助振兴”品牌,形成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党建示范集群。强化阵地管理,按照村级活动阵地“八有”建设标准,坚持“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原则,先后投资90余万元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2个,规范4个村(社区)级活动阵地机构挂牌,打造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乡村振兴“五个中心”。持续推动党组织活动规范化开展,将“银杏讲坛”课堂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真正做到以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推动整体工作的提档升级。全面摸底全镇各类乡土人才、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建立人才“信息库”,吸纳17名优秀人才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其中9人已进入村“两委”班子。深化“上跟下挂”锻炼机制,机关干部分包到村参与村级工作,村干部到机关跟班学习,让年轻干部深入到基层工作。定期举办村干部培训班,更新补充新知识,提升履职尽责能力。
抓产业,强发展。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关键点,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新举措。围绕滁菊、富硒稻、黄金梨、鸡头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家庭农场43家、电商平台30家,其中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初步形成“南菊、中稻、北果”的生产格局。大柳镇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成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金甲溪漂流、皇甫山、大柳草场等四季分明的自然资源打造休闲产业品牌,举办“漂流节”“森林文化节”“黄金梨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定制“大柳党性教育馆—皇甫山革命烈士墓纪念广场—滁菊基地—曲亭驿站”红色观光研学线路1条,实现“人、文、景”的有机结合。2023年以来,全镇旅游基地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抓治理,强服务。完善基层治理体系,以行政村为大网格,科学划分26个小网格,把二级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建立1名党员联系5名普通党员、1名普通党员联系10-20户的“1+5+N”党员联户机制。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抓好矛盾纠纷、困难诉求、意见建议等重点事项的解决和反馈,通过“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化解”的工作流程,遵循“替民说、代民走、为民办”的办事原则,成立华严庵村庵议亭等4个村民议事点,深入矛盾突出的重点问题,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服务队,鼓励党员干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夯实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4件,解决群众医疗保障、基础设施维护等民生问题57件。大柳镇连续3年被评为滁州市“平安乡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