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专稿:近年来,淮北市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就近就便,以点串线,定制红色旅游路线,创新开展“沉浸式”党员教育培训,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
建强“红色阵地”。整合本土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濉溪老街新四军师部旧址、钟源阁红色文化博物馆、榴园四眼井纪念馆等21个红色地标,纳入市级教育点目录。编发红色地标画册和地图,标明分布位置、教育主题、联系方式等,便于党员干部“点单”预约。目前,已培育推荐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个,党史教育基地11个。
讲好“红色故事”。成立红色故事开发专项组,通过实地走访亲历者、见证者及其亲属,研阅党史资料,在还原故事关键过程、情境的基础上,精心打磨出《红色情“淮”——探寻宿南攻坚战足迹》《梧桐花开》等红色影像资料。采取镇级推荐、区级评选、市级审核的方式,从村干部、志愿解说员中遴选83名“红色导游”,同时邀请市县(区)委党校教师、抗战老兵等建立讲师库,采用实地讲解、课堂教学、现身说法等方式讲述红色经典、传播党史故事。
定优“红色路线”。将21个红色地标“串点成线”,围绕抗战精神、淮海战役、农村发展主题,定制4条沉浸式红色游路线,结合主题党日、干部教育培训等,分批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走一次红色路线、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聆听一场实景党课、畅谈一次心得感受”“四个一”专项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砥砺党性修养。今年以来,全市已有2.7万余名党员干部参加红色游,接受党性教育。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