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金寨县汤家汇镇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建强红色阵地、传承红色文化、激发红色动能,扎实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持续为基层党员“强筋壮骨”。
聚焦资源整合,建强红色阵地。结合汤家汇镇境内遗迹遗存众多、红色革命历史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特点,整合镇内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旧址接善寺、赤色邮政局旧址、赤城县苏维埃政治保卫分局旧址、笔架山农校、列宁小学等国保、省保单位,打造“1+3+N”的乡镇党校培训阵地,将1个主校区、3个分教点、N个实训点连点成线,形成“一地三线多点”的红色教育基本布局,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提供便捷的载体。注重将红色阵地不断延伸,将立夏节起义旧址、红11军32师成立旧址、花石乡大湾村等连成一片,精心设计“红色教学特色路线”,推出红军街遗址群、金刚台妇女排等多个党性教育“打卡”地,将分布零散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加大红色文创作品设计,与安徽建筑大学共同举办首届“汤汇红”杯赋能乡村振兴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各种海报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设计、明信片、IP形象设计等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潮”意十足,使红色教育“触手可及”。
聚焦优化模式,传承红色文化。将课程开发作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研发“红色文化体验”“红色印记传承”“红色精神洗礼”三大主题教学线路,形成具有汤家汇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打造精品课程,策划多条研学路线,开展重启“红军宴”、重走“红军路”、重温入党誓词、参观遗址遗迹、聆听红色故事、同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让党员在“沉浸式”“体验式”学习中重温红色历史,在情景再现、历史重现中感悟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独特作用,优化教学模式,创新“培训+参观+体验”系列红色课程,组织2千余名党员干部在“汤汇红”现场教学基地、灵芝文化馆、山地拓展运动基地等现场教学点接受党性教育,遴选20余名熟悉汤家汇红色故事的老党员担任“讲解员”,与基层党员群众追忆烽火岁月、展望家乡发展。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讲60余场,受众3000余人,红色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升。
聚焦常态长效,激发红色动能。持续拓宽红色教育受众面,紧抓“一座完整的苏维埃城”建设契机,独立拍摄了宣传片《红色汤家汇》,配合拍摄了庐剧《金刚台姐妹花》、微短片《高高的板栗树》、专题片《山河映初心之金刚台上妇女排》,不断增强红色遗址生命力。坚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组建43人的“红色评议员”和“红色评议志愿者”队伍,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诉求、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组织开展相关评议活动、群众议事。将每月第二个周六设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日”,组织镇党员干部走访入户为群众发放联系服务工作“小卡片”,通过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心贴心”交流,为群众解决社会民生、住房建设、土地管理等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全镇已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50余件,化解一般性邻里矛盾纠纷28件,党员干部的担当意识、攻坚克难精神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红色动能”持续激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