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州遭受台风和暴雨的灾害后,北京红十字会成为众多受灾民众希望的救援组织之一。然而,涿州救灾行动中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疑惑的情况,引发公众质疑北京红十字会与北京五木服装之间的关联和物资使用问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挖季连旭,背景果然不一般!
季连旭是北京五木服装的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北京红十会的常务理事。此外,他名下企业众多,涉及电力建设、金融投资、科技贸易、园林绿化等多个领域,甚至是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股东。
问题的关键在于涿州灾后救灾物资的去向。北京红十字会备注的物资用于救灾救助,而接收单位正是季连旭所在的通州区张湾镇。这一巧合让人不免产生质疑。
有人假设这批物资确实是北京五木服装捐赠的,但实际上并未离开仓库,只是在报表上做了手脚,以此逃税避税,并获得政府财政补贴。然而,北京红十字会从始至终并未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物资的实际存在和去向,这令公众感到疑虑重重。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此事,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交代。法律倡导言论自由,这样的假设也只是出于合理的思考。但如果北京红十字会不能自证清白,我们之前的假设就显得合理且有价值。社会舆论中,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还社会以清风正气。
然而,也有另一种假设:这批物资根本不是北京五木服装捐赠的,而是北京红十字会花钱采购的。在涿州灾后,北京红十字会公布的救助物资清单引起公众的疑虑。考虑到涿州当时的天气炎热,谁会去购买大量羽绒服、大衣、针织衬衫和毛背心呢?这些物资是否与实际需求相符,其价格和数量是否合理呢?
让我们看一下其中的一天报表:羽绒服350件880元/件=308,000元,大衣260件600元/件=156,000元,针织衬衫330件400元/件=132,000元,T恤衫270件310元/件=83,700元,休闲外衣10件*564.72元/件=5,647.2元。总计花费:146,065.93元。
根据北京红十字会公布的一天报表,涉及的物资价格似乎有些超出市场价50%以上,有些甚至只是零星几件。对于一家慈善机构而言,这样的采购方式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公民有权要求北京红十字会公开所有与北京五木服装的合作报表,以理清物资使用的真相。
另外,根据北京红十字会公布的家庭救助单元箱采购价为705.5元/箱,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每个家庭包的标准采购价是300元/套,这又该作何解释呢?难道又是北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笔误吗?
综上所述,我们并非断言涿州灾后救灾存在利益输送或不当物资使用的问题,而是希望通过透明、合法、公开的方式,还原事实真相。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慈善事业在公众心中始终保持清明和信任。只有如此,社会才能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向前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