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峨眉山》公演一周年:呼唤“情感共鸣”

2020-09-11 14:32: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整个村子就是真实的舞台,一草一木皆是道具,你甚至可以走入院落、走上晒坝,与演员交谈、互动。”10日晚,走在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的“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里,游客林志伟感慨,自己也成了剧中人。

今年9月,实景演艺《只有峨眉山》迎来公演一周年。据了解,该剧由中国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并于去年9月起在《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公演。截至目前,该剧已接待观众64975人次(今年1月22日至5月29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停演)。

不同于传统戏剧的“镜框式”舞台,实景演艺把舞台设在山水等景物之间,并运用大型联动舞台、移动巨幕、3D影像等装置,邀请观众在行进之间近距离欣赏演员的表演,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

“今年5月30日恢复演出后,《只有峨眉山》人气逐渐复苏,观众人数从刚开始的每场一二百人上升到现在的八九百人。”负责该剧运营的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上座率与旅游大环境有很大关系,但他依然看好《只有峨眉山》的未来。

“作为实景演艺的‘3.0’版,《只有峨眉山》更注重打造‘精神乐园’。”该负责人介绍说,相比传统实景演艺对色彩、人数、板块等“大文化符号”的运用以及故事呈现,《只有峨眉山》试图触动观众的情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据介绍,该剧每个场景都尝试与观众“情感共鸣”。观众王强表示,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云之上”的“千年背夫”。这幕剧通过父子间的对话和故事,书写了一部关于峨眉山背夫的历史,并把“背夫精神”置于当代语境下进行全新解读。“看完这幕剧,我深深理解了‘人人都是背夫’这句话,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责任。”王强说。

“故里乡愁”是王潮歌借这部剧所要表达的重点之一。破败的村庄、昏黄的煤油灯、老旧的木质家具、砖瓦屋檐、乡亲邻里质朴的情感……这些元素勾起人们有关故乡和儿时的回忆。“在我看来,导演并不仅仅是表达乡愁。虽然故乡是人们记忆里最柔软的地方,但导演同步传递的观念是,年轻人也要具备走出去、闯世界的胆量。”观众陆骏达说。

在10日上午举行的《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研讨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兆泉表示,《只有峨眉山》准确抓住了“乡愁”这个点,以心为本,实现情景交融、人景交融,“看一场热剧,忆一回乡愁,情怀让人难舍。”

“《只有峨眉山》是一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的佳作。”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表示,剧中传递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泛娱乐化时代更能抓住人心。

关键词: 只有峨眉山 情感共鸣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