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曲家龚天鹏本周五将携手女高音歌唱家许蕾,在静安区大宁剧院带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交响合唱《启航》选段。他还将以“宣讲人”身份,向90岁高龄的作曲家、《红旗颂》作者吕其明致敬。
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心策划的“四史”系列文艺党课第一课。静安区之后,“四史”系列文艺党课还将在长宁、虹口等区举行。市区联动、一区一策划,丁建华、赵志刚、印海蓉、朱洁静、王佳俊等上海文艺名家将下基层到社区,讲演结合,分享初心与使命。
把心里的感动带给观众
如何让“四史”教育入耳入心?文艺名家绞尽脑汁,将经典文艺作品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宣讲有机结合,创新表达方式。
“讲稿我很早就写好了,但也不用背,我只是去讲讲心里话,讲讲我的敬意和愿望。”龚天鹏创作过多部红色题材交响乐作品,目前正在打磨献礼建党百年的新作《百年颂》。对龚天鹏来说,参与策划这样一场文艺党课,获益匪浅,“对历史的回顾,能让我更好地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表演艺术家丁建华将在静安区专场朗诵《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即使她曾经在不少场合朗诵过这首诗,依然用心准备。“有些字词的节奏,还得重新琢磨、推敲。”在她看来,优秀的文艺作品自有感染力。无论舞台大小,无论在哪里演出,丁建华都希望能呈献给观众专业、真诚的表演,“我希望每一次朗诵都能把心里的感动带给观众”。
两年前,艺术节中心曾成功策划“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诗歌朗诵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我们发挥平台优势和资源优势,再次精心策划推出全新的‘四史’系列文艺党课活动。上海的文艺工作者们也将用心学习‘四史’,通过制作精良、艺术精湛、思想精深的作品,记录时代、书写时代、讴歌时代。”
深挖各区历史文化资源
静安区专场之后,虹口区专场计划于10月20日举办。青年舞蹈家朱洁静、王佳俊将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选段,向前赴后继追求真理光芒的革命英雄致敬,并将在现场分享他们参观李白烈士故居带来的心灵震撼与艺术启迪。
虹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陆文透露,这场文艺党课将在充满历史底蕴的上海邮政博物馆举行。“我们希望更好地发挥历史建筑的价值,展示虹口区的历史文脉。艺术家还将结合虹口的旧区改造以及北外滩‘城市会客厅’的打造,书写‘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美好篇章。”
10月28日,长宁区专场计划在虹桥艺术中心举办。上海芭蕾舞团的艺术家将通过舞剧《白毛女》,展现足尖上的红色传承。
程十发美术馆去年底在长宁区全新落成,美术馆将以程十发的一份入党申请书展现老艺术家的拳拳爱国之心。
长宁区“小巷总理”原型朱国萍和扮演过“小巷总理”的沪剧艺术家陈甦萍将分享小康路上共同追梦的感人故事。
“‘四史’主题文艺党课不仅是表现形式、文艺理念、美学观念的创新突破,也是深挖各区历史文化资源、拉近艺术家与百姓距离的积极实践。”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吴孝明透露,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还将与宝山、浦东、徐汇、黄浦等区合作,让“四史”主题文艺党课走进更多街区,辐射更多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