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段子成了大剧目 首部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上演

2021-11-08 13:49:17
来源:山西经济网

“大花生是小仁仁,小花生是么仁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的乡音乡情,早已烙印在老太原人的心中。

10月28日、29日,首部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上演,相比我们耳熟能详的莲花落小段而言,这样一部以传统曲艺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台剧开创了太原莲花落新历史。

小段子成了大剧目

小曲艺走上大舞台

首部太原莲花落轻喜剧《合浪浪许家》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太原广播电视台、太原市歌舞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是第一部讲述太原城市变迁的舞台剧,太原人在台下看舞台上的演员用太原话讲述太原事,堪称是一次绝妙的人生体验。

该剧的主创团队是一大亮点,导演是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我省曲艺名家、曲艺作家柴京云先生,领衔主演是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我省曲艺名家、山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柴京海先生,编剧是太原莲花落传承人、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王名乐,演员大都是我省曲艺演员和话剧演员,可以说是一部舞台剧联动了山西大多数知名曲艺人。

“太原莲花落从创建到传承,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相比很多曲种来说,传播范围不广,还是在戏曲园子里说的多,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门艺术推广出去,在创新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承。”提及该剧的创作初衷,太原莲花落传承人王名乐娓娓道来,“上世纪80年代,师父曹强先生口吐莲花,使得太原莲花落迎来自己的辉煌,那么在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当下,太原莲花落也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我们能从戏曲园子走上大舞台,这也是一种传承和发展。”

为了精益求精,打造一台真正的莲花落舞台剧,王名乐找到了在山西乃至全国小有名气的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柴京云、柴京海,“大同数来宝与太原莲花落,属于一个曲种的不同分支,不仅在大同、全省、全国有稳定的观看群体,甚至走出了国门,所以我想请两位老师一起加盟,为这部舞台剧出谋划策。”接到王名乐的邀约后,柴氏兄弟毫不推辞,立即从大同来到太原,仔细推敲这部剧。从剧中的每个小包袱,到演员的演绎,两位老师都精心打磨,在他们身上,完美诠释了“戏比天大”的曲艺精神。

其实,曲艺人身上大都有“江湖”的成分。听到太原莲花落要拍舞台剧后,山西曲艺圈也热闹了起来,很多相声演员以及学习过太原莲花落的演员纷纷要求加盟,想着为太原本土的传统曲艺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或许就是太原莲花落的魅力,当然,也代表着曲艺人传承传统文化义无反顾的一份心意。

借着古建说太原

“合浪浪”里故事多

唐风晋韵,锦绣太原。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有很多知名专家学者因为仰慕而踏上这片土地。比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就曾在太原的土地上实地探访了多座古建筑,从晋祠到双塔,将锦绣太原城的美景尽收眼底,传扬于世。

王名乐就是以这段故事为创作背景,创作出了《合浪浪许家》的故事。作为一名曲艺人,王名乐此前可能并不十分了解山西古建的概况。有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报道,讲的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太原探访古建的故事:在太原,梁、林二人登上了凌霄双塔,林徽因看到城内一湖的水面犹如天然巨镜,便问向导:“城里的湖名叫什么?”“文瀛湖。”向导回答道。林徽因说:“湖水多像一方砚台呀,我所站的塔便是两支毛笔,所以太原迭出英才耀文峰……”向导说:“梁夫人,当地人也称这里的景致是‘文笔双峰’。建塔之意也是‘开山川之形胜,创文运之兴盛’。”

就是这则报道,让王名乐内心火热,心潮澎湃,有了创作的冲动。“作为太原人,作为太原莲花落传承人,就要借着太原说太原,讲述家乡之美,讲述家乡之变化。”王明乐说。于是,《合浪浪许家》应运而生。

“合浪浪”是太原方言,指的就是“小街巷”,王名乐就是以太原巷子里一户许姓人家的故事为线索展开的,从上世纪80年代的老太原讲起,一直到今天的新太原,太原这座城市的变化,也随着剧中家庭的变化而变化。剧里有情怀,有回忆,有笑点,有泪点,从这部剧里你可以看到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变迁,这一户许姓人家,是你家,是我家,是城市生活中看似平凡的每一户人家……

演出现场,效果极好,掌声此起彼伏,笑声不绝于耳,那些曾经熟悉却又离我们远去的太原话,铺天盖地而来,让观众笑中有泪、泪中带笑。“我们希望随着这部剧的推出,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太原、了解太原莲花落,为山西曲艺的振兴和再现“锦绣太原城”的宏伟目标贡献一份艺术力量。”王明乐说。

关键词: 太原 莲花落 轻喜剧 合浪浪许家 段子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