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幕后的故事 与“双奥之城”的两次缘分

2022-02-10 08:31:53
来源:每日新报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童声合唱主题歌《雪花》给全球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群来自北京爱乐合唱团的孩子们,大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他们用真情和付出,成就了一曲纯净美好的天籁之音。日前,北京爱乐合唱团的团长、艺术总监杨力和孩子们接受了记者采访,讲述了《雪花》幕后的故事。

与“双奥之城”的两次缘分

北京爱乐合唱团和北京奥运的渊源颇深,杨力介绍说:“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时,我们派出了12位团员,随北京申奥代表团一同赴摩纳哥蒙特卡洛参加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体会议。2001年,在俄罗斯莫斯科,我们合唱团再次参与申奥活动,当北京胜出后,孩子们在现场洒泪拥抱。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首创用无伴奏童声合唱的形式演唱了奥林匹克永久会歌《奥林匹克颂》。”杨力坦言,北京创造了“双奥之城”的历史,而一支合唱团在“双奥之城”的两次奥运开幕式上参加演出,也是非常难得的。

说起此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表演,杨力告诉记者:“2021年10月中,奥组委通知我们,做好演唱开幕式主题歌的准备。之后演出方案几经调整,从40人到80人,又增至155人,最终确定参演人数为138人。参与演出的合唱团团员最大的14岁,最小的7岁,绝大部分是小学生。”

“小我”融入“大家”

出于防疫考虑,此次参加开幕式的演员都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集体生活和排练。杨力感慨地说:“孩子们都是第一次过这么大规模的集体生活,也是第一次在外集体过春节。在生活和排练的过程中,他们谦让、包容、分享、理解,培养了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

指导老师王博文谈及一位令他十分难忘的小演员——何玲珑,“这位小团员在第三次大联排的时候意外摔伤,嘴巴缝了六针并戴上了固定器,吃不下饭,双腿淤青。当时孩子反复要求,想先演出完再去看病,一度让我都哽咽了。”最终何玲珑的位置从第一排中间换到了后面,她说:“虽然有点遗憾,但是能上台演出已经很满足了。”王博文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自己作为北京爱乐合唱团的演员参与了演出,14年后,自己成了领队老师之一,再度参与到奥运会开幕式演出中。他说很庆幸在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成长,就像《雪花》所唱的那样:“千万雪花,竞相开放,万千你我,汇聚成一个家。”

孩子们的偶像是谷爱凌

时隔多年,中国孩子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风采也发生了变化。杨力十分认同张艺谋导演所说的,今天的中国人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因此节目不再追求整齐划一,而是更多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式浪漫”,“相比2008年时无伴奏演唱神圣的奥林匹克会歌,这次的《雪花》更强调浪漫、空灵和天真的童趣。因此在表现形式上更突出孩子们的自由与童真。比如孩子三两成群看雪花、玩雪的场景等,绝大部分的动作都是孩子们自己编的,是他们自然状态的呈现。孩子们非常享受自己参与创作的过程,演绎起来也更加投入、沉浸。”当问到孩子们会不会紧张时,杨力回忆:“当《歌唱祖国》的旋律在场内响起,孩子们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起跟着唱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的紧张情绪也随着歌声飞到了九霄之外。”

几位小团员都告诉记者,努力自信的谷爱凌是他们的偶像,参加完开幕式,最想得到的就是谷爱凌的签名。孩子们说:“谷爱凌姐姐在专访里说,她在滑雪做高难度动作时其实心里也很害怕,但她通过不断的练,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优秀。她激励了我们,让我们在艰苦的排练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最终站上了开幕式的舞台。”

关键词: 雪花 幕后的故事 双奥之城 缘分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