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

2023-08-21 11:56:18
来源:个人图书馆-心灵牧场书馆


(相关资料图)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其新婚20天妻子拒绝改嫁,坚持生下遗腹子,35年后,妻子带着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她不停的对着墓碑大声哭喊:“儿子我给你养大了,你起来看看啊。”这位烈士名叫陶荣华,1961年1月出生于湖南衡东旺村,1980年入伍,1984年牺牲,年仅24岁。陶荣华牺牲时,他的孩子才刚出生四个月,他甚至都来不及给孩子起名字。2021年,有记者来到陶荣华老家采访他的妻子——李发英。李发英向大家讲述了他们相知相识相爱的历程,以及陶荣华牺牲后她的生活。他们年少相识,两家离得很近。陶荣华当兵后,与李发英书信往来一年多,传了七八十次信,在信与信之间,两人也情愫暗生。在此期间,有许多适龄男性曾向李发英提亲,可是李发英始终不忘在部队的陶荣华,忘不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便一一回绝了提亲者。1982年12月,陶荣华从部队回来,正式捅破了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与李发英正式互通情意,并且摆酒结婚。李发英在元旦时跟着陶荣华一起去部队生活,在采访中她说:“(陶荣华)只休息了十天,剩下的时间天天上班。”当时陶荣华要去训练,他告诉李发英,“如果部队要留我,我就不会回来。”李发英也很支持陶荣华的当兵理想,她对记者说:“他喜欢当兵。”1983年10月,李发英生下他们的孩子。1984年,陶荣华瞒着李发英去战争前线打仗,李发英知道后,曾向部队寄去孩子的照片,可是陶荣华并没有收到。李发英回忆,说:“当时我是1983年3月回来的,一直到83年10月别人都转业了他都没回来。”当时李发英也有疑问,还给陶荣华打电话,陶荣华的说法是他得了阑尾炎,在医院养病,回不去。“正好十月初七我生孩子,当时那天我哭了一晚上。”李发英说。1984年正月,陶荣华去打仗,这个消息他并没有告诉李发英,李发英回忆道:“当时我给孩子照了相片,也写了信,寄到部队给他,(他)都没收到,信没收到,相片自然也没收到。”陶荣华牺牲后,家里人都劝她再嫁,可是她下了决心,要将她和陶荣华的孩子养大,于是任劳任怨侍候公公婆婆三十年,直至他们离世,孩子也已长大成人。陶荣华当年参加的战争是老山战役,这场战役对长达十年的中越战争有里程碑的意义,它让越南失去了与中国炮战的勇气。据陶荣华的战友回忆,陶荣华当时是四班的班长,1984年4月28日,早晨5点,他身先士卒,带领全班战士冲锋陷阵,穿插在前。早晨7点,陶荣华运用平时练就的本领,用手里的冲锋枪击败了七个敌人。当胜利的曙光即将洒满大地时,突然敌人的子弹飞来,射入陶荣华的胸膛,将他的性命夺走。陶荣华壮烈牺牲,年仅23岁。此时,李发英寄来的信与儿子的照片,还躺在部队收发室的桌子上。而陶荣华则被安葬在离家千里的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陶荣华牺牲的消息传到家里,日日盼望着丈夫归来的李发英知道这一噩耗时,险些站不住脚。正当她绝望之时,她环顾四周,看见哭倒在地的婆婆和公公,心中一恸,暗暗发誓,一定要撑起这个家,照顾好年迈的老人与年幼的儿子,让丈夫安心。陶荣华只有一个妹妹,而妹妹当时也已出嫁,李发英便承担起了整个家的重担,她开始变得很汉子一样坚强,下水插秧种稻,上山砍毛竹、挖竹笋,都不在话下。卖毛竹可以赚钱,眼见着生活稍有点起色,怎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1996年,公公在自家稻田边焚烧干草时,不小心引着了别人家的山林,无奈之下李发英只好把自家山林转让给对方,自此,靠卖毛竹挖竹笋赚钱的路子被堵住了。为了生计,为了日子过下去,李发英决定到外面打工,公婆负责看护孩子,自己负责赚钱养家。日子渐渐好转,孩子也长大成人,李发英一家也过上了可以安享天伦之乐的生活。李发英虽然嘴上没说,可是心里一直惦念着去看看丈夫,家里经济条件好转后,2019年清明节,在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陪同下,李发英带着成家立业的儿子陶凯来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她在一排一排的墓碑中行走,眼睛不断逡巡着一座又一座的墓碑,最终终于找到了属于丈夫的那一座。距离陶荣华牺牲已经过去35年了,她对着丈夫的墓碑大声哭喊这三十多年的辛苦往事,最后她说:“儿子我养大了,咱爸也走了,妈也安享晚年,咱们的孙子都出生了,你安心吧。”扫墓回来后,李发英依然坚守在小乡村中,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婆婆,养育着年龄尚小的孙子。她后悔过吗?从未后悔。李发英从来都没有后悔嫁给陶荣华,也从未后悔留在公婆身边。祝愿“最美军嫂”李发英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能幸福一生!【参考资料】英雄网作者:苍苍竹林寺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