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专稿:近年来,当涂县以“雁阵工程”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逐步形成“头雁”引领、“群雁”齐追、“雏雁”培优、“归雁”回引的“雁阵”领航新格局。
突出两个加强,强化“头雁”引领功能。加强培育,按照“四有四带”标准,加大农村党支部书记选拔调整力度。由乡镇党委推荐部分40岁左右有想法、有干劲、能干事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组成约40名左右的“重点头雁班”,通过加强管理、系统培训、导师带徒等方式强化培养,打造“头雁”标杆。加强激励,让“头雁”素质强起来。除了按照相关规定为村干部缴纳公积金和社保,还为村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险等商业保险。从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分年度招聘1至3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探索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严格按照程序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与银行系统联合深化党建引领信用村工作,为村书记提供先锋贷、振兴贷,支持干事创业。
建立两项机制,激发“群雁”干事激情。建立轮训机制,每年定期开展村“两委”干部县级示范培训,其他村“两委”干部由乡镇党委负责每年至少轮训1遍。乡(镇)党委结合中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农村干部日常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党校、网络媒体、远程教育站点等平台,对农村干部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实行农村干部培训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培训台账,及时记录村干部参加培训的情况。鼓励农村干部主动学习、提升学历,符合相关条件的报销50%学费。建立关爱机制,除农村党支部书记外,从其他村“两委”干部中分年度招聘1至2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干部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形成干部带头干、党员主动干、群众主动干的生动局面。
实施两大计划,建强“雏雁”后备队伍。实施“雏雁”培优计划,从全县35岁以下其他村“两委”干部中择优选择40名左右能够扎根农村、有学历、有思路、有闯劲的农村干部组成“雏雁班”,对其中是党员的,重点向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培养,不是党员的根据培养情况和个人表现,优秀的及时发展为党员,逐步吸纳为支部委员。实施“雏雁”成长计划,对“雏雁班”的干部,实行跟踪培养、年底评定,每年一考评,每年一排名,每年一调整。对“雏雁班”的农村干部开展为期1年的小班制培训,每季度集中培训2到3天,着力打造标杆,形成带动示范效应。同时,“雏雁班”干部由乡镇干部担任导师,“一对一”带徒,帮助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抓实两种举措,激发“归雁”桑梓情怀。开展“归雁”回引,积极引导在外工作生活的务工经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等返乡创业,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把愿意返乡、符合条件的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各乡镇党委拓展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视野,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和村级后备干部信息库,确保每个村有2至3名后备干部,至少有1名30岁以下后备干部。开展跟班锻炼,通过定期培训、列席会议、岗位锻炼等方式,促进后备干部在参与村级事务中长才干、壮筋骨。根据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程度和村级班子建设实际需要,及时使用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农村后备干部。今年以来,登记在库乡土人才274名,后备干部575名。
关键词: